logo

亚盛医药:以技术创新开拓中国药企“出海”航道

全球唯一将靶向药物研发管线覆盖3条关键细胞凋亡通道;

◎自主研发出全球第二个和 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耐立克®(奥雷巴替尼);

◎获得欧美 16项“孤儿药”资格认证 ……

在苏州工业园区

有这么一家在细胞凋亡领域的“先行者”

用中国原创积极抢占全球市场

它,就是

苏州亚盛药业有限公司

近日,亚盛医药董事长、CEO杨大俊携耐立克®双双登上第十四届健康中国论坛系列榜单:杨大俊获得“十大医药产业人物”奖,耐立克®摘得“十大新药(国内)”奖。就在此前,亚盛医药还被国际权威科技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认定为2021年度全球“50家聪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成为榜单中唯一的小分子原创新药企业。

原创第三代格列卫

展示中国创新能力

2021年11月25日,耐立克®获批上市。对于伴有T315I突变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又称为慢粒白血病)慢性期或加速期的成年患者来说,这一天可能是生与死的分界。对于坚持打造中国原研、全球创新药物的杨大俊而言,这是对他半生潜心研究的一份阶段性答卷。

2018年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让慢粒白血病和抗癌神药格列卫进入大众视野。耐立克®,就是格列卫的再次迭代升级,有效克服了第一代和第二代药品因BCR-ABL激酶区突变造成的耐药性,打破了相关患者无药可医的困境。“一代的格列卫平均用药周期是8—10年,耐立克®与一代、二代格列卫一样,也需要长期用药。病人就像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一样,将慢粒白血病变成了慢性病。”杨大俊说。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慢粒白血病在白血病总患病群体中占比约15%。相对于肺癌、胃癌、肝癌等发病群体,慢粒白血病患者规模较小。 因此,耐立克®的商业化布局也更需匠心。近日,亚盛医药与为全球制药企业提供专业供药解决方案的服务商Tanner Pharma集团携手,启动指定患者药物使用计划(Named Patient Program,NPP)。该项目将在耐立克®尚未获得上市许可的区域为指定患者提供使用该药物的机会,计划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耐立克®是全球第二款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但其明显呈现与第一个三代BCR-ABL抑制剂疗效相当,安全性更佳的潜力,恰好满足了患者的临床治疗刚需,这也是亚盛医药以中国创新开拓全球商业化新航道的一次探索。”杨大俊说。

布局细胞凋亡通路

3大靶点打造技术“护城河”

除了耐立克®这个拳头产品,杨大俊在细胞凋亡通路领域20多年的潜心研究和亚盛医药在这一领域的布局,更为业界瞩目。细胞凋亡,即细胞程序性死亡。生物实验中,身娇体弱的细胞常常一言不合就“死给你看”,但相对于坏死,细胞凋亡则是细胞以优雅老死的方式来定格生命消逝。

细胞凋亡往往兵分三路,线粒体通路、内质网通路、死亡受体通路。在全球生物医药行业,针对细胞凋亡通路开发抗癌药物的进程已经持续20多年。但由于细胞凋亡途径大多涉及细胞内蛋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难以成药,这一领域依旧面临着技术挑战。目前,仅有艾伯维、罗氏、诺华等国际巨头在细胞凋亡通路领域配备了研发管线。 而亚盛医药已在细胞凋亡通道的3个靶点上布局了相关管线,成为全球唯一在细胞凋亡通道靶点上全覆盖的企业。

当针对可成药靶点的竞争已然白热化,在细胞凋亡领域的布局,意味着亚盛医药已经逐渐为自身打造出“护城河”,未来可以凭借差异化优势脱颖而出。

在技术上坚持自主原创,在商业化上选择全球模式的亚盛医药,也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路径。在业内,亚盛医药被称为“孤儿药之王”。事实上,这也是公司探索创新药“出海”,布局全球市场的策略之一。被认定为孤儿药,不仅可以享受临床快速通道、更快的上市审批时间,还能享受7年专利独占权等优惠政策。 目前,亚盛医药手握欧美16项孤儿药资格认证,刷新了中国药企获得该认证的纪录。仅2020年一年,亚盛医药4款药物共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的10项孤儿药资格认定。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中国研发的创新药惠及全球更多患者,为中国药企的全球化探索更多可能性。”杨大俊说。

审核:杨大威

记者:董捷

来源:园区科创委、引力播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上一篇:经常做的西红柿烧茄子里放上它,没有肉却比用肉炒的还香 下一篇:经典的几道美味佳肴,好吃不腻,简单易学,大人孩子都爱吃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