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育强“领头雁”走好“共富路”

亓宪瑞(左一)正在与农户交流山楂种植技术。

为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莱芜区今年出台了《关于推动全区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的实施意见》,用好用活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村级发展顾问、乡村振兴工作专员4支力量,探索以“人”为核心的乡村振兴“莱芜路径”,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村党组织书记

“好人+能人,才是当家人”

初夏时节,笔架山下的牛泉镇庞家庄村山楂树漫山遍野,果实累累。过不了多久,这里的数百万斤山楂将被加工成丰富多样的食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各地。

村党支部书记亓宪瑞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离沪返乡创业,带领50余名大学生扎根庞家庄村,发展起了山楂种植及加工产业。在他的带领下,村党支部领办了合作社,打造“山楂之恋”田园综合体,种植山楂5万余亩,带动周边种植及加工农户10万余人,村民足不出村每月就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亓宪瑞也因此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齐鲁乡村之星”等荣誉称号。

实践证明,凡是发展较好的村子,都有一名优秀的村书记。近年来,莱芜区坚持“好人+能人,才是当家人”的原则,通过党委任命、机关下派、公开遴选等方式,持续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换届后,全区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下降到45.28岁,高中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上升到70.5%,许多像亓宪瑞这样学历高、能力强的年轻人脱颖而出,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动力活力。“好人+能人”既是莱芜区委的鲜明用人导向,更成为广大党员群众的一致选择。

“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严格落实村书记备案管理等制度,大力推行村书记专业化管理,通过提级管理、提高待遇、提升标准,激励村书记担当作为。”莱芜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牟高飞说。同时,莱芜区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开展“头雁论坛”“干部大讲堂”“乡村振兴大比武”等活动,实施学历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头雁”队伍专业素质和带领致富能力。

驻村第一书记让“第一”名副其实

近日,茶业口镇中法山村第一书记杨浩正在为村庄景区化发展项目忙里忙外,这已经是他在村里担任第一书记的第4个年头。

中法山村此前是一个软弱涣散村,3年没有发展党员,村“两委”人手少,村班子在党员群众中威信不高。鉴于这种情况,区里选派工作经验丰富的杨浩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后,他与村干部逐一谈心谈话,挨家挨户走访调查,摸清了村情民意,在全镇率先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选出了一个组织放心、村民满意的好班子。如今,村里打造了党员活动室,新建了文化广场,建设了大型水厂,村集体收入从几千元增至40余万元,各项工作排名也从倒数跃升到前列。

这是莱芜区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一个缩影。莱芜区始终坚持因村选人、因人定村,实行“党群部门帮弱村、政法部门帮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涉农部门帮产业村”选派机制,为帮扶村定向“把脉问诊”,有针对性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围绕管好用好第一书记,出台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定期汇报、民主测评等制度,将工作补贴与日常考核挂钩,激励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

同时,着力打造第一书记“特产联盟”“帮帮团”“宣讲团”等平台,开展特产销售、志愿服务、政策宣讲等活动。第一书记联合开发设计了“特产联盟”小程序,上架了莱芜香肠等20多种农特产品,在线推广销售,带动了村民致富,促进了村集体增收,推动了产业振兴。在第一书记们的努力下,全区村级党组织越来越坚强有力,小村庄逐渐发生了大变化。

村级发展顾问

我为村庄发展献一计

和庄镇马杓湾村山清水秀,村庄文化底蕴深厚。从该村走出的清华大学博士生袁周受聘为村庄发展顾问后,为家乡指出了一条发展旅游的兴村路。在他的努力下,马杓湾村成功申请到“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二批3639个国家森林乡村”等“金字招牌”。

“在顾问团的规划指导下,我们村道路、绿化、水利等基础设施短板被逐渐找平补齐,为发展乡村旅游、塑造特色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下一步,我们要加强培训,把接待能力搞上去,让更多的人吃上旅游这碗饭。”马杓湾村党支部书记仲维青说。

这便是莱芜区出台《关于建立“村级发展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的初衷。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在袁周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马杓湾村在外“能人”加入到村级发展顾问行列。

村级发展顾问是莱芜区的一项创新举措,村“两委”召集在外“能人”,在“一杯清茶”“一句问候”中共商发展大计,村里为他们发放聘书,在简单而具有仪式感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尊重。他们也更愿意发挥见多识广、思路开阔、资源广泛的优势,为村里的大事小事出谋划策,投资帮扶村集体经济发展。

目前,莱芜区累计聘请村级发展顾问1300余名。“选聘村级发展顾问打的是乡情牌,既满足了在外人才反哺家乡的意愿,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撑,是一件不花钱还能办大事的务实举措。”莱芜区委党员教育中心主任张悦勇说。

乡村振兴工作专员

最美的青春绽放奋斗的底色

“90后”姑娘韩莉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部门经理,身在大城市的她一直有个乡村振兴梦,得知家乡选聘乡村振兴工作专员后,她毅然辞职报考并成功“上岸”。韩莉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帮助口镇街道崔家庄村成功申请了“出彩人家”示范点,顺利通过乡村旅游省级标准化试点验收,她还与村“两委”一同打造了“百小合”创意农场,举办夏令营、亲子研学等活动30余场,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像韩莉这样怀揣着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年轻人,在莱芜区还有770余名。

当前,许多热爱农村事业的年轻人希望找到发挥才能的平台,而村里对优秀的年轻人才更是“求才若渴”。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专员选聘,同时满足了两者需求。通过4个批次选聘,多数乡村振兴工作专员已经爱上农村、扎根农村,去年村“两委”换届工作中,有130名专员当选为村“两委”干部。

为了促进乡村振兴工作专员快速成长,莱芜区对其实行一名镇包村干部跟踪培养、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指导引路、一名老专员结对帮带的“三对一”人才培养模式,分级分类定期开展专题业务培训,全面提升专员能力素质。同时,将乡村振兴工作专员纳入区级“村干部后备人才库”,报酬待遇纳入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体系,对连续2年考核“优秀”的,优先选拔进入村“两委”班子,对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且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参加镇领导班子选拔、公务员考录、事业编制人员招聘等,让乡村振兴工作专员有甜头、有盼头、有奔头。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发挥年轻人的力量,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为乡村振兴增添了青春活力。”牟高飞说。

汇四方力量,谱振兴新篇。在党建引领下,莱芜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已达615家,覆盖78%的行政村;全区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达到643个,占81.2%,50万元以上的村170个,占21.5%,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本报记者刘然通讯员谭琳琳郑超)

发布于:山东省
分享
上一篇:“喜迎二十大党在我心中”优秀征文选登(一) 下一篇:惠东港口:奏响“五部曲”唱好乡村振兴“好声音”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