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安永李菁:广佛应积极发掘绿色经济效益,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

“广佛同城化包含了两地环境要素自由流动和自然资源的协同保护。”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ESG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菁认为,广佛两地可通过构建近悦远来的宜居环境、创造普惠共享的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近日出台的《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明确了打造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要求;并提出了构筑同城化绿色生态网络、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等多个规划目标。如何在利用广佛地区已有的山水格局进行一体化生态网络建设,如何在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的情况下实现减排目标?李菁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回答了上述问题。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ESG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菁。

同城化绿色生态网络有助于提升广佛全域生态系统稳定性

南都:您认为,此次《发展规划》对于生态环保领域的规划当中,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李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发展规划》通篇从统筹布局、融合发展的角度进行谋划,立足于两市全域,提出健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成立广佛联合规划委员会,共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任务,整体谋划推动“十四五”广佛同城化发展。

另一方面,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路径坚持市场主导。《发展规划》提出吸引两地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保领域,依托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统一碳市场,服务广佛地区碳排放权、水权、林业碳汇等多元化生态资源产权交易。我们看到规划在加强政府引导的同时,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南都:从宏观层面来看,生态保护将对广佛全域同城建设带来哪些影响?与 “十三五”版本的《发展规划》相比,新的《发展规划》从突出“构建生态屏障”转变为突出“构筑同城化绿色生态网络”,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李菁: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广佛全域同城化不是同一化或者同体化,更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通过城市间基础设施联通对接、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产业关联配套、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关键环节,在空间上临近且经济联系密切的城市之间构建网络化的统一的经济体。

《发展规划》要求将生态优先理念贯穿于全域同城化建设全过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两地的一体化建设同样也包含环境要素自由流动、自然资源的协同保护。通过构建近悦远来的宜居环境、创造普惠共享的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发展规划》首次提出打造协调均衡的“一区、三轴、一环”同城化空间格局,其中“三轴”是指东西向的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轴,三轴中“北部绿色发展轴”基本走向为三水—花都—从化—增城,涵盖广州北部森林地区,是广州重要的生态屏障。随着广佛全域同城化推进,两地在生态环境治理需要深度融合,这就对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构筑全域范围内相互关联的、多层次的、完整的同城化绿色生态网络,有助于提升广佛全域生态系统稳定性。

南都:你认为广佛现有的自然山水格局和生态资源有哪些优势?过去广佛两地间的生态协同发展有哪些亮点?

李菁:广州北部地区生态资源丰富,辖内河流水系、山地、森林、温泉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共同构筑了“山水城市”生态格局。广州结合公园城市理念,将北部地区白水寨森林公园、石门森林公园等优质资源,通过登山步道、绿道、古驿道等特色路径系统串联各大森林公园,打造成北部地区森林公园群体系。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广州17年出台《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首次提出遵循利用自然山水格局,以河长制为契机,建设以水为骨架、水绿相融的岭南山水城市,划定了131个排水分区、35个建设分区和176个建设单元。

佛山作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林地占佛山全市五分之一,其中云勇林场成为“国家森林公园”。佛山水资源十分丰富,水域面积占比和不少江南城市并肩。从佛山新一轮城市提质建设的路径来看,提出实施“治水八大行动”,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是重要篇章,消灭黑臭水体更是重要课题。

在“十三五”期间,广佛两地在生态协同发展上也有不俗的成绩,包括完成16条广佛重点跨界河涌整治,累计建成跨市碧道17.5公里,共同完成燃煤电厂超洁净排放改造等工作。

加快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促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

南都:“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作为《发展规划》当中提出的一个全新目标,您认为这背后有哪些方面的考量?

李菁:2021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随后,广东分别于2022年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两份文件作为顶层设计引领广东绿色发展。

其中要求“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同时要求“强化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强化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市县规划的支撑保障”。

由此可见,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到最终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成,广东正以生态为底,推动地区和行业稳步有序地发展绿色经济。

南都:《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这方面,广佛区域应该怎么做?

李菁:在产业生态化方面,广佛两地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首先是淘汰落后产能,积极谋划布局清洁能源、储能、环保和绿色金融等产业,建设一批绿色工厂,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此外两地积极推动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集约高效利用,如佛山推广佛山顺德村镇级工业园改造经验,加大“三旧”改造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做大做强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产业,鼓励支持传统制造业清洁化循环化改造;发展绿色金融,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以及深入创建“无废城市”等等。

生态产业化方面,我认为广佛区域应积极发掘绿色经济效益,利用好森林资源,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例如组织开展林业碳汇产品开发与交易政策研究,探索拓宽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增强经营主体造林护林积极性;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发挥好商业性、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贷款作用,支持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依法依规参与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修复,如支持森林碳汇相关绿色贷款、发行以碳汇为主题绿色债券等。

实际上,广州通过绿色富民体系建设进行过有益的尝试。例如广州市花都区依托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普惠制试点,选取梯面林场开发公益林碳普惠项目,通过林业资源保护,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储碳固碳的能力;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核算减排量、网上公开竞价等措施,将无形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化为有形的经济效益,构建了政府市场双向发力、多方参与共赢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花都区公益林碳普惠项目通过市场化手段盘活了自然资源资产,该项目实现了“政府+市场”模式下的多方共赢,为其他地区建立碳减排激励机制,推动社会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南都:你对广佛全域同城化建设当中的生态协同发展有哪些建议?

李菁:如今中国的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城市群、都市圈的时代。加快同城化是城市群、都市圈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性转变。同城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二是经济要素生产要素的自由便利流通,三是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同城化的本质是要素同城,也就是两个城市的要素资源像在一个城市里一样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不受城市距离和体制机制的约束,并且实现城市间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的均等对接。

生态环境要素的流动也需要破除区域间的行政壁垒,优化全域同城合作的体制机制至关重要。例如成立一个专职服务于广佛生态保护的机构,由其推动两地的融合管理,做到环保政策共同落实、重大创新共同谋划、重大事项协调推进机制,合力解决制度性障碍、机制性梗阻问题,探索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全域同城化模式和路径,打造同城化发展的标杆典范。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上一篇:资阳市中医医院开展医师节系列活动 下一篇:宁德时代2022半年报:营收增1.5倍靠电池涨价净利止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