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各种手术体位并发症的防护措施都在这里了

各种手术体位并发症的防护措施都在这里了

手术体位安置是患者实施手术的必要前提,也是手术室护理的核心技术之一,临床上标准手术体位安置需要手术室护士、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三方协同进行,才能将患者安置妥善到位,以满足手术野显露,以及患者气道安全、体位安全舒适等需求,预防和减少体位并发症的发生。手术体位安置操作是专业技术、人文关怀、沟通协调等手术室特殊护理学科精髓的充分体现。

仰卧位并发症的防护措施

1.避免患者头颈部损伤使手术床头板置于水平位,需要根据患者头部高度选择合适的头垫,注意避免患者头部过伸或过屈,保证其头部无悬空。

2.避免眼部水肿、眼压过高 手术床调节头低足高时,角度不超过30%uB0。

3.避免臂丛神经损伤 对于因肥胖不易约束手臂置于体侧的患者,采用搁手板固定,注意保护肘关节和腕关节。使用搁手板时维持手臂自然舒展,避免肘关节从搁手板上滑落而损伤臂丛神经。

4.避免患者双下肢损伤 膝关节和踝关节组织薄弱,在安置体位时,双腿分开,避免关节相互接触,防止使用单机电灼时因小电流通过而导致烧伤。

5.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坠床 妥善固定患者,将手术床调节头高足低时,角度应小于30%uB0,可使用记忆海绵垫将双下肢抬高。

6.避免增加压疮风险调节体位至满意后,再进行约束,切不可先约束后调节,避免增加身体与床面间的剪切力,增加患者压疮发生的风险。

侧卧位并发症的防护措施

1.避免耳廓损伤 对头部采用高度合适的薄枕或体位垫进行托高,保证颈椎处于同一直线,头部垫流体垫,使耳廓置于圈中。

2.避免臂丛神经和背肌损伤 患者双臂外展小于90%uB0,避免手臂上举,过度牵拉肩关节及背肌,在下胸壁处放置软垫,使胸部充分扩展,防止下侧手臂受压。

3.避免双下肢的交叉点状压迫导致的压力性损伤和电灼伤双下肢间可选用软枕或隧道垫分隔,患者下侧腿部自然弯曲,上侧腿部从膝关节至踝关节置于隧道垫上,保持股骨轴向平行,减少侧卧位时上侧肢体直接压迫下侧肢体,保证静脉回流。

4.避免男性患者外生殖器损伤男性手术患者摆放体位时,合理摆放体位垫,注意保护外生殖器,避免阴茎受压、水肿。

5.避免患者坠床意外 体位安置完毕及手术结束后拆除挡板时妥善固定患者,安置45%uB0侧卧位时患者身体稳定性较差,应仔细固定,防止坠床。

截石位并发症的防护措施

1.避免皮肤损害 对于骨突出部位、肌肉脂肪组织较薄弱的部位,需要重点防护,防止因长时间受压而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采用头低膀胱截石位时,受力点会集中于枕部和肩胛处,再加上剪切力的作用,使患者背部皮肤极易受到损害,应注意做好背部皮肤保护。

2.避免臂丛神经损伤保持术中上肢外展小于90%uB0,远端高于近端。

3.避免腓总神经损伤 摆放体位时,将患者膝关节摆正,腘窝腾空,两腿间角度不超过135%uB0,避免过度牵拉,腿架对腿的支撑面应在小腿肌肉丰厚处,并妥善固定。同时提醒医生注意站立的位置,不要将双手或身体压在患者的腿上。

4.避免下肢静脉血栓 摆放体位时放置体位垫,将患者膝关节摆正,腘窝腾空,合理约束下肢,约束带不可过紧。

5.避免急性循环功能障碍截石位患者双腿不可放置太高,恢复体位时缓慢放平,防止有效循环血量骤减,造成急性肺水肿和顽固性低血压,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尤其是年龄较大或者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俯卧位并发症的防护措施

1.避免眼部损伤 避免眶上神经、眼球、角膜损伤,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急性青光眼等眼部损伤。保证患者前额的支撑点不低于眼眶,为患者涂上眼膏,用输液敷贴或薄膜覆盖双眼,以免消毒液进入眼睛,每间隔30min 观察患者面部,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必要时适当调整受力点,改善患者颜面部血液循环。

2.避免舌部损伤 口腔给予纱布垫保护,防止舌外伸。

3.避免颧骨、口唇损伤 头面部的支撑点应选择前额、两颊及下颌,避免对颧骨直接压迫,同时下颌部支撑应避开患者口唇。

4.避免手臂损伤手臂给予保护垫保护,避免与头架、托盘架等硬物、金属物直接接触,造成意外伤害。

5.避免生殖器官压伤 女性患者俯卧位时双侧乳房应重点保护,摆放时双侧乳房置于体位垫空洞处,避免挤压;男性患者俯卧位时应注意保护外生殖器,摆放时外生殖器不能与体位垫接触,避免受压。

6.避免发生颈椎、腰椎和关节损伤改换体位时参与操作人员要保持步调一致,即保持患者头、颈、背、下肢围绕同一个纵轴同时转动。

7.避免皮肤损伤俯卧位时身体着力点是头面部、胸部、髂前上棘、膝关节、足踝等部位,这些部位均为骨隆突处,肌肉脂肪较薄,应做好压疮防护。

坐位并发症的防护措施

1.避免患者意外下滑 缓慢、间断地升高手术床背板70%uB0左右并调整手术床角度腿板升高至15%uB0~20%uB0,手术床后倾15%uB0,防止患者向下滑移。

2.避免管道脱落在安置体位时动作轻柔,安置体位前先将各管道安置好,保持通畅;坐位安置好后,协助麻醉医生妥善固定气管导管;术中随时观察,防止导管扭曲、松脱。

3.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双下肢从足趾直至腹股沟缠上弹性绷带或橡皮驱血带,绷带缠绕一定要松紧适度,以患者自觉舒适为宜。

4.避免主要受力点皮肤损伤在术前摆体位时用硅胶垫垫于臀部最高点处,并拉平布单及固定约束带。在患者胸腹部放置海绵垫,足跟部用棉垫保护,腘窝下垫小棉垫,术中定时检查受压部位局部血运情况,避免枕部、双侧肩胛部、背部、骶部、腘窝和足跟部等部位皮肤破损、压疮发生。

5.避免或减轻体位改变造成的血压、心率的波动 操作过程中缓慢升高背板和腿板,每升高15%uB0左右停留3~5min,并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让患者自身利用间歇时间调节,避免患者生命体征发生剧烈变化。

6.避免气管和颈静脉受压回流障碍及脊髓血管损伤 手术患者头部支撑符合人体生理弯曲,避免颈部仰伸或屈曲,头部居中,避免偏向一侧。使头部处于垂直或稍前倾位置,前倾要保持下颌骨与胸骨两横指距离。

7.避免手术床调节不当引起患者坠床或其他损害 巡回护士要熟练掌握手术床的调节方法,根据手术需要合理、缓慢调节手术床的角度,避免过快或操作错误而引起患者意外坠床或其他损害。

目录

科学出版社赛医学(sci_med)

上一篇:土壤养分检测仪,便携式土壤检测仪器 下一篇:GYRLC-8YQ瓦斯继电器校验仪如何测试瓦斯继电器的密封性?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