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本田、日产曙光制动器被曝造假,“质量担当”的日系车企怎么了?

文:赵建琳 朱耘

ID:BMR2004

一场跨度达20年的造假让日本汽车制造业陷信任危机。

2021年2月16日,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曙光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曙光制动器”)公布其在日本国内生产的刹车及零部件产品中,有11.4万多项质检数据是篡改或编造出来的,其中约有5000项数据没有达到与汽车厂商约定的标准值。

这家汽车零部件巨头至今已有92年的发展历史,从事开发、生产汽车制动器总成和相关零部件业务,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排第一,还在中国苏州成立了专门生产制动器的公司。令人震惊的是,成立近一个世纪、堪比“老字号”的曙光制动器造假行为最早可追溯至20年前。

据曙光制动器对媒体的回应,涉及数据造假的零部件波及到10家日本车企,且涉事零部件已正常交付给合作车企。《商学院》记者在曙光制动器2020财年前三季度“客户净销售额”一项中看到,日产、本田、三菱、马自达等日本车企均榜上有名。

近日,记者分别向本田中国、日产中国、三菱中国、马自达中国求证在华销售的产品有无使用曙光制动器提供的问题零部件,合作中有无发现曙光制动器提供问题零部件等,截至发稿,只有本田中国回复道:“本田在华企业不涉及本次事件。”

数据造假,但不影响安全性能?

2021年的春节还没过完,一则零部件供应商造假的新闻引起了汽车圈的关注。这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名为日本曙光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该公司于2月16日公布自己篡改或编造了11.4万多项在日本国内生产的刹车及零部件产品的质检数据,且造假时间跨度长达20年。

官网资料显示,曙光制动器是一家专门制造制动器的公司,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和制造摩擦部件,包括刹车垫、刹车衬片和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等机械部件。此外,曙光制动器也开发制造利用刹车振动分析技术的传感器产品。

据央视财经报道,涉事零部件波及十家日系车企,但具体企业名称没有公开。不过,曙光制动器2020财年三季报中“客户净销售额”一栏包含了日产、本田、三菱等日本车企的名字。

本田、三菱、马自达等知名日本车企也是曙光制动器的采购商。此外,通用、大众、福特、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曙光制动器之间也有合作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11.4万多项被篡改或编造的质检数据中,有约5000项数据没有达到与汽车厂商约定的标准值,但在央视财经的报道中,曙光制动器表示相关车企重新检查后认为产品性能没有问题,因而曙光制动器和相关车企目前均没有召回计划。

在本田中国的回复中,也体现了相同的内容。“据曙光制动器公司公布的信息,有10家企业涉及到该公司的问题产品,日本本田是其中之一,但已经确认,本次涉及的零部件并不会影响整车的安全性能。”本田中国相关负责人告诉《商学院》记者。

为什么有数据没达到和车企约定的标准值,却不会影响车辆安全?这一逻辑不免让人感到矛盾。如果说质检数据造假不会带来产品安全性的不良影响,那会带来什么影响?记者以邮件形式就该问题向回复采访的本田中国方面继续提问,对方没有回复。

一位熟悉汽车产业链的业内人士认为,类似不符合约定标准但不影响产品功能的话语,不排除企业为保护自身利益而这么说的可能,“因为召回成本是巨额的,如果主机厂在使用前就知道零部件相关数据是假的,肯定不会去用,甚至还要供应商赔偿损失。”

更何况,根据上述业内人士多年对像曙光制动器这样具有细化分类特点的专业级供应商的了解,这类企业通常不太可能“自断手臂”去制造麻烦,哪怕是主机厂因为发现了质量问题主动来调查这类供应商,也不见得会获得坦诚真实的原因分析。

但现实是,造假时间跨度可达20年的曙光制动器在最近公布了自己的造假行为。“为什么20年间一直没公布,忽然在最近公布?又为什么是自曝?我个人认为可能是内部人员曝光且掩盖不了才如此。”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称。

该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此事侧面反映了监管的不到位,“安全组件的生产过程常常作为机密被某些制造商巨头把握,监管机构往往没有权限和便利性去监控其生产过程和结果,但若连续出现类似问题,就该考虑提高工厂准入门槛、装入监控设备了,这样,供应商生产规不规范可以被相关职能监管部门所记载。”

公布造假行为的当日,曙光制动器方面公开道歉,介绍造假行为的出现是因为公司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质检从业部门及人员的合规意识淡薄,并表示公司对包括社长在内的高管进行了降薪处罚,未来将减少人工质检的比例,在质检环节导入信息技术。

查阅曙光制动器相关资料,记者注意到,该公司净销售额近年下滑趋势明显。2015财年至2019年财年,曙光制动器净销售额分别为2813亿日元、2661亿日元、2649亿日元、2437亿日元、1933亿日元。2020财年,该公司前三季度净销售额为974亿日元,同比减少35%左右,公司预计2020财年全年净销售额为1343亿日元,预计同比减少30%左右。

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频暴雷

暴露出哪些问题?

曙光制动器时间跨度达20年的造假事件给以“工匠精神”闻名的日本制造业又一记重击,相关负责人鞠躬道歉的举动也被外界调侃为“躬匠精神”。近些年,日本汽车制造业屡屡出现供应商生产问题产品的事件,冲击着被评价为质量上乘的日本产品的形象。

早前日本高田公司生产的问题气囊曾造成百人以上的伤亡事故,丰田、本田、日产、宝马、奔驰等19家车企因使用高田公司生产的问题气囊在全球发起召回,总召回规模高达1.2亿辆,2017年,高田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2020年,日本电装公司因生产存在缺陷的燃油泵而被曝光,波及丰田、本田、斯巴鲁、福特、马自达、三菱等车企。其中,本田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因此宣布召回共超77万辆汽车,涉及本田20多款车型,丰田和马自达在华也分别进行了超25万辆和超7万辆的召回。

同在2020年,日本均胜安全系统公司篡改未达标的安全带测试数据一事被曝光,丰田、本田和日产等10家日本车企使用了该公司的产品。据悉,日本均胜安全系统公司是日本国内最大的安全带供应商,且是高田公司除气囊以外的业务被其他公司收购后更名而来。

日本头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挨个“暴雷”,究竟是为什么?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市场学会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薛旭看来,一方面是由于日本主机厂不断提高性能,对产品质量和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日本总体人口下降,劳动力成本高昂,使得供应商很多研发难以按照日本主机厂的要求去完成,不得不造假。

也就是说,本质在于供应商面对的任务和压力与其自身的能力存在差距,无法完成采购商的要求,于是不得不造假,这也反映出一种社会的客观现实,采购商对供应商的支持和关心不够,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去支持供应商创新。

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创始人穆胜则从汽车产业链特点和市场竞争角度分析认为,大多整车制造商更希望建立一种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他们会有一个主力供应商,把大多数采购量给到主力供应商,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用户对于物美价廉的需求,整车厂都会要求降低采购价格,成本压力进而转嫁到供应商端,在这种压力之下,减配就是必然选择。

但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面对造假甚至多年造假的供应商,被誉为“质量担当”的日系车企就从来没发现过其造假吗?几家日企都未回应该问题。不过,穆胜给了记者一个答案,即主力供应商和整车制造商之间的依附关系都很强,“唇亡齿寒”,如果是独供,关系还会更紧密。

思考维度还很多。薛旭认为,日本是非常强调团队归属感和忠诚感的国家,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一般是长达几十年甚至延续几代人的合作,供应商造假暴露出车企对供应商缺乏本质性、原理层面的监管和控制,更多建立在供应商自我诚信的基础上。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抛开涉及专利保护的独供模式不谈,忠诚或也来源于对方所能贡献的经济利益如何。

除此之外,车企本身或也面临检测能力的瓶颈问题。“随着车企要求不断提高,零部件质量检测所需要的技术和知识就越复杂,而车企在这方面能力的进步上可能存在不足。”薛旭谈道。这可能彰显一种非常糟糕的迹象,即日本汽车厂家在管理上也进入到只要不出问题就不质疑、不检查或者不怀疑生产工艺过程的发展阶段,长期看将带来巨大问题。

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接二连三被曝出造假,让人们开始质疑其一直以来打造的“工匠精神”的形象,曾经高水平制造所仰赖的管理体制似乎开始失去稳定输出的能力,显现出疲软和退化的态势,穆胜认为,重整“工匠精神”的唯一路径就是重塑管理体制,没有制度保证的“工匠精神”最终也只是精美的文案宣传而已。

上一篇:联轴器加工工艺连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 下一篇:如何对电缆线路进行绝缘电阻与耐压试验?
最新资讯